四点半习惯醒来。闭上一点都不倦怠的眼睛,翻滚着老化了、残存不多的脑细胞,一幕幕过着“电影”:野战蓝鲫试用——二十天的天气黄色预警——好久没去过的航空城——40里远的路程……去,不去,去,不去…… 去!一骨碌滚下床。先煮面、后拉撒、再洗漱。没当过兵,却有军人的作风与气魄。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;囫囵吞枣,我根本未觉察热干面放没放盐巴——三下两下,下肚了! 五点整,我已经蹬着电驴来到了去航空城的路上。路灯绽亮,东方鱼肚白都没显现;年轻的朋友怕还是在空调房里搂着另一半好梦连连哩!真不知道我是哪来的干劲!怕不是真应了大诗人臧克家“老牛自知夕阳短,不用扬鞭自奋蹄”的意境吧! 绿灯行、红灯停,让车让人,一个钟头足足的才能到达航空城新沟。这时,太阳才爬出地平线!远远望去,壮观极了。没一个人,怕是被村霸霸占了吧,咱犯不着,到那废弃的鱼塘去。
拿出一包野战蓝鲫。
它,对于我来说,既熟悉却又陌生。先说熟悉:渔具店里最显眼的货柜间;水边钓点随处可见的包装袋子上;认识的、不认识的,几乎所有的钓鱼朋友的口碑中;钓鱼论坛大量的帖子里……无所不有、无所不在!要说不熟悉,那还真叫你不信,平时几乎极少使用过它! 一二十年前开始使用粉饵。那时偏僻小县城就胡姓一家渔具店,他卖什么咱买什么:好像没有龙饵,再说我那时还是用熟面粉捣烂作为主要鱼饵;新世纪初,一家湖北的饵料公司在我们县举行过一次钓鱼比赛,使我第一次知道钓鱼还能比赛。交了60元钱,发一二十包饵料。全县报名没超过规定的六十人,便邀请九江一个钓鱼俱乐部的成员加盟参赛。这是我第一次开钓鱼的眼界,前八名全是九江人。从那一二十包饵料上,我爱上了台钓,学会了使用粉饵。 退休来到南昌,从网上结识了云中飞鱼管理员,于07年加入咱龙王恨论坛。又从一位年轻的“小鱼妹妹”版主那里学得许多花里胡俏的发帖技术,加上职业病所然,喜欢写些不成器的钓鱼文章,又当上了斑斑。攒了不少分,龙饵兑换了不少,几乎不用花钱买饵。可惜都是刚开发的新饵,好像从未兑换过声名如雷贯耳的野战蓝鲫! 直到前几天,野战蓝鲫搞30年大庆,雨露均沾,我也收到多年“望饵兴叹”的野战蓝鲫! 打开它,红红的,香香的;捏一捏,粗粗的,甚至有点沙沙的声响。 很容易就开成一坨,扳开一个口子,丝丝缕缕,一看就知道很到位。
开出的饵鲜红鲜红,特别的中看。这在最近兑换的新饵里,独树一帜。先不说虾粉的原色是不是如此全红,但我揣摩,红颜色的喜庆、欢乐,兴奋、刺激,并不只人类喜欢,鱼儿也一定喜欢。你想,就凭这热烈的红颜色,你不想近前去看看那简直就不可能;如果去围观了,这么腥香无比的味道,鱼儿能不亲口尝尝吗? 这不,来客了,是一小鳑鲏、小麦穗、小马骨龙,小白条。小翘嘴!
下去就有口,鱼儿太小,空竿率太高!向旁边移了移,稍深一点,换品种了: 鲫鱼来了,小草鱼来了,小鲤鱼来了,连黄桑鱼也都来了。
一种嘴巴尖尖,书名不知叫什么,我那里称它为“尊公”的小鱼也来了。这种鱼我可是第一次钓到啊!
鱼种繁杂,可见野战蓝鲫的广谱。 太阳像下了火,正从斜前方射入。伞儿低低的,遮得了天上,挡不住水中的阳光!渔获也不少了,不能贪心,见好就收吧。
小结几句:饵料很好拉,拉出来毛刺刺两坨,下水就见部分融化散开,状态极佳! 不结坨,不返水,始终如一、持之以恒。相比近来以细腻、粘稠为主调的大蓝鲫,野战蓝鲫显得粗犷、豪放一些。摸上去,一者为光滑柔顺的丝绸,一者如质感无拘的呢子;一者为柔情似水的处女,一者如阳刚强劲的阿男!无男不行,无女不可,男女结合才叫生活,才叫世界! |